(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何新田 陈丽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见习分析师 刘 翔
一、热点事件概述
综合今日舆情数据,今日舆情热度最高的热点话题是“延长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缺口”,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腾讯新闻:可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缺口。截至今日上午12时,“延长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缺口”相关话题位居今日舆情热点排行第一位,已有至少127万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12.8万条网友评论。
今日舆情热点:延长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缺口
链接:http://news.qq.com/a/20130408/000041.htm
4月7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在参加博鳌论坛时表示,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加大国有资产划拨社保的力度等方式弥补,并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账户共同组成的养老金制度。
戴相龙表示,目前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为2.3万亿元,其中社保基金总额约9000亿元,补充养老金为5000亿元,合在一起不足我国GDP的5%。“靠公共养老金养老根本是不行的”。戴相龙建议,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国有资产划拨力度,扩大全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同时选择适当时机考虑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推迟养老金领取年龄。此前他曾在多种场合做出上述呼吁。
同时他还希望加大商业型养老基金规模,最终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账户共同组成的养老金制度。“目前商业性保险总资产7万亿,80%是人寿保险,即5.6万亿;但这其中只有1万亿与养老有关,其他都是理财产品。未来应大力发展以养老为主的寿险”。
此前,由于人社部曾表示建议延迟领取退休金年龄,引发舆论关于养老金缺口的关注和担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在32个统筹单位中(31个省份加上新疆兵团)2010年有15个收不抵支,缺口达679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虽减到14个,但收支缺口却高于2010年,2011年达766.5亿元。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3月10日以来“延长退休年龄”话题各类媒体关注度
4月6日以来“延长退休年龄”相关话题微博关注度
舆情发展走势分析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3月10日以来,“延长退休年龄”相关话题舆情已出现了数次舆情热点。
3月16日,有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但具体何时启动、采用哪种办法都未确定,至少十二五规划尚无延迟退休计划。此事件引发“延长退休年龄”相关话题舆情热度大幅攀升。当天此话题相关网络新闻超过1000篇。
4月7日起,“戴相龙建议延长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缺口”被各类媒体广泛相报道和解读。网络上此话题相关舆情热度迅速升温,4月7日的相关网络新闻和相关论坛帖文均超过了50篇,相关微博超过3700条。4月8日,相关舆情热度全面爆发,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超过1200篇,相关微博超过3.3万条。
截止到今日(4月9日)中午,此话题相关网络新闻和相关网络新闻已超过450篇,相关微博也已超过6000条。数据显示此话题相关舆情热度处于持续升温态势。其后势发展值得相关部门密切关注。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 “延长退休年龄”话题备受关注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延长退休年龄”话题早已是网络上一个热度较高的热点话题了,4月7日“戴相龙建议延长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缺口”的报道被众多媒体广泛报道和解读,其中腾讯网的一条相关网络新闻在短短一天之内就引来了超过6万条网友评论,网民们对此建议一片嘘声。而支持者寥寥无几。
搜狐网上的一份网络调查也显示,超过95%的网友反对延迟退休金年龄。
2.网民热议:延迟退休请先征询民意
网民观点摘编:
延迟退休让普通民众失望
网友“翻读史,诗”:其实俺明白,就是多收少发。如果延长至80岁那这帐不用天天算计了,稳赚不赔。
网友“红尘凡人”:可以考虑延迟到100岁退休,保证社保就不缺钱了。不去解决为什么会有缺口,却刮百姓的血汗钱,居然是经济学家说的话,失望啊失望!
网友“紫贝壳”:“独生子女好,政府来养老”~~~哈哈~~~又不想负担小孩子,现在也不想负担老人了~~我们的经济学家真正好。
网友“2111876”:
上联:口口声声延迟退休你想谋财害命?
下联:推三阻四不除双轨你是劫贫济富!
求横批:
延迟退休大势所趋
网友“yineng6934”:延长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应延长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大家应有心理准备。
网友“滴水穿石7612”:延长退休年龄只对一部分机关中高技术、学术岗位适用,简单体力劳动者还没到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都已经快干不动了,不退也只能退岗不退休,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搞个自愿退休制度还比较可行。
反对,一线工人最辛苦
网友“是何世道”:不靠谱,到现在连个退休双轨制都不想解决,还在这大谈特谈延迟退休。希望到一线去看看,工人一天都要干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要干28天,还到不了60岁都累的直不起腰来。
网友“珍惜”:国企的腾飞是用下岗员工牺牲为代价的,下岗员工也是人,为国家做出太大的牺牲,应该得到国家的补偿。中国是社会主义,不要对他们的疾苦视而不见。
网友“webkitdropzone”:目前有很多中老年员工生存在政府和企业政策的夹缝中,一方面企业为了利益通过种种方法淘汰上了年纪的基层员工,将他们推向社会,另一方面政府由于养老金的短缺要推迟退休年龄,你们让这些人怎么活?
网友“w寒鸦戏水”:坚决反对延迟退休年龄,我们已经好累好累了,希望提前退休,只有当官的才希望延迟退休年龄,劳动人民希望提前退休!
延迟退休让社会更不平安
网友“如NOTHING”:社保养老是一辈子的合同,政府单方面改变重要的合同条款,合法吗?
网友“帝国的良民”:请看看煤矿、钢铁、化工、建筑等行业产业工人的生产劳动环境,这一政策若执行将是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友“闲云野鹤 ”: 现在是国富民不裕,国家财政收入那么大,不会来个再分配转些到社保?延长退休年龄只会适到其反:老的不退,占着茅坑(公务员巴不得)年青的不得上,(有啃老族一说),失业的多了,社会不平安。
网友“男人的沉默”:我乃一基层事业单位人员,我的任务是向广大农民朋友推广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技术,现在却被当地政府抽去天天向群众催缴养老保险金,真不知道这是哪个脑残的办公室高官想出来的政策,还要求第一个季度完成30%,第二个季度完成60%,第三个季度完成90%,第四个季度完成100%,催缴对象为18—59周岁的,但有相当大部分的群众说要交也要到45岁再交,因为交完15年刚好到60岁,哪位高手告诉我如何完成任务!
延迟退休请先征询民意
网友“男人的沉默”: 譬如2013年你现在20岁,每年缴纳最低100元,连续缴15年,等到2053年你60岁后领取养老金每个月67元左右,请问2053年那个时候67元可以买什么,一瓶矿泉水吗?在此建议政策制定者多下基层看看,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不要为了政绩乱搞一通!
网友“倾听雨落”:规定退休年龄有用吗,不还是你们当官的说了算吗,你们说这话怎么不想想社会最底层的人,有的养老金都交不起,可算盼到要退休了,你们又要把年龄改了,还不如改到80岁得了,有的就死了,用不着领养老金了,2012年的养老保险金是6062元,2013年是多少还不知道呢,照这样下去根本就负担不了。
网友“狂澜乾坤”:请不要照抄照搬西方模式,中国国情与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很大区别,请别信口雌黄,你的理论已经脱离了实际!!
须先解决养老双轨制问题
网友“怀念毛主席”:为何不改变双轨制问题,这是最大的不公,为何不能拉平退休金的平等?公务员也是国民的一份子,为何不用缴纳养老金。工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为何就不能享受财富,养老金不足可以用国企红利和财政的钱来补贴嘛!公务员的退休金不是全部来于此吗?国人的健康年龄62.5岁,你要他65岁退休,能胜任工作吗?
网友“QQ糖 ”:我觉得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缴养老却拿着高退休工资的人应该把应缴的养老金补上,现在在职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也应交够保险金后才能享受退休待遇,这样我估计亏空就补的差不多了,凭什么他们不交保险却要享受那么高的待遇,反而是我们低收入的打工人员要替他们交钱!
网友“春风不湿字”:先把养老双轨制的问题解决了,再来讨论延长退休年龄推迟领取养老金的问题!
网友“逆流而上51187951”:什么延迟退休,养老金按交费年数、交费基数算,满一年按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40%为交费基数交费,十五年交费不是可以领养老金吗?一个月发300-500元,女的满30年交费年数可以申请退休,月领养老金700-1200元,男的是满35年交费年数的可以申请退休,可以月领养老金900-1400元。至于物价上涨给退休人员涨工资也得按交费年数交费基数涨,职称等统统不能计算,如是高工等特殊人才,国家、企业愿意反聘,由反聘方负责发放相关津贴。不能养老金再吃大锅饭了。
知名网友热议:
鲁国平(评论作者):【 延迟退休的猫腻?】网友揭示了动机与利弊。未推迟前缴纳35年按复息计息共58.8万元,预期寿命73.5岁,养老金每月3千领13.5年,每人要亏10.2万元。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缴纳40年共67.2万元,而养老金仅领8.5年,每人亏27万元。推迟5年,社保从你手中多拿17万!”
王旭明(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又有官员高呼低叫延长退休了,且拿养老金缺口说事儿!延长可以,必须明确:官员不得延长,且官员退休后不得到人大政协谋职,也不得经营企业,谁违反查抄谁!看他还瞎咋呼不?
西铁李喆(西安铁路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要延长退休年龄以后,或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年轻人没事干,每天逛公园,老年人没法退休,每天上班。于是,早晨的时候,老太婆就喊了:"孙子,你上午去公园遛鸟前,先扶你爷爷去单位上班!
袁腾飞(知名历史教师):延长退休年龄,那大学毕业生不就更找不到工作了?
华沉思(地产评论家):我相信下面的句式:养老金缺口问题如果不解决,后果很严重,而且延长退休是国际趋势。但讲这话的官员不会眼瞎心也瞎吧,不会看不见福利制度双轨制对民众情感的伤害吧!不会看不见底层民众退休的艰辛生存吧!不会看不见奢华的三公消费吧!不会看不见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吧!如果这些你们都视而不见,觉得都可以缓缓,唯有延长退休不能缓,那么只能骂你们混账并诅咒你们!
钱潮拍岸:养老金存巨大缺口,应追问养老金缺口是怎么造成的?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没有为劳动者提留建立养老金账户,而体改后劳动者财富归国家,退休人员养老金账户却形成空账。退休养老金因采取”以新养旧“模式,加之,庞大公务员队伍不交养老保险,却支领数倍于普通百姓的养老金。因此,政府欠账是主因!
3. 媒体评论:现行养老双轨制或难以为继?
4月8日,新华网针对此番发言发表了网评《解决养老金缺口别死盯“延迟退休”》认为,养老问题是一个牵连到民生与民众幸福感的综合性问题,弥补养老金缺口不能一味盯着“延迟退休”,而应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问题。
多家媒体评论针对此事的议论则瞄准了“养老金并轨”这个前提,认为无论延迟退休说得再天花乱坠,也经不住民意考验。有媒体质问“戴相龙先生您缴过养老保险金吗?”有媒体指出,在中国缴养老金存在双轨制。体制内的一些公职人员从来不缴养老金,实施延迟退休后他们还是不缴;而体制外的大量劳动人民是要缴养老金的,而现有的养老金积累就是靠着他们才聚沙成塔的,实施延迟退休后,他们就要多缴几年就要少拿几年。
有网友指出,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没有为劳动者提留建立养老金账户,而体改后劳动者财富归国家,退休人员养老金账户却形成空账。退休养老金因采取”以新养旧“模式,庞大公务员队伍不交养老保险,却支领数倍于普通百姓的养老金。因此,政府欠账是主因!不能养老金再吃大锅饭了,国家也不能随意开口给退休职工涨工资而不把这涨工资的钱拨下来,吃现交养老金人的钱。不能由现在工作的人交费养活退休的人,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将来谁交费养活现在交费的人?以后交养老金的人数会越来越少,我国现有的养老金体系将崩溃。
4. 中国人退休太早了吗?
据媒体报道,人社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1-2012)》。这份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城市人口总体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6.1岁。而目前全球不少国家的退休年龄都在60岁以上,在发达国家里,最高的美国已到了66岁,退休年龄最低的法国目前男女均为62岁。报告认为我国退休年龄偏低,这种退休年龄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浪费。
腾讯网专题《中国人退休太早了吗?》对此进行分析之后之指出,从表面上看,中国人退休年龄确实偏低,但考虑了假期、工作时长、工作年限等因素以后,中国人一生的工作时间并不比那些晚退休的国家要短,甚至要更长。中国人的假期在世界上排行倒数,中国人的每周工作时长比发达国家要长很多。不考虑这些因素光说中国人退休早无疑是一种严重的误导。中国人不是不可以仿效发达国家晚退休,但前提是中国人同样要享受到应有的福利。
四、舆情点评
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脚步,据媒体报道国内养老金账户亏空额度也在逐步加大,而众多中国普通民众的养老问题摆到了国人的面前,中国人如何不再“老无所依”已经成为越来越迫切的一个现实问题。
网友们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建议一片反对之声,超过9成网友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舆论对此话题已经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而且这一态势在短期内也很难有较大改观,网民们认为,比延迟退休更重要的是先解决养老双轨制问题。养老金缺口大应该首先追问缺口是怎么造成的,如果追究起来的话,政府欠账才是主因!庞大公务员队伍不交养老保险,却支领数倍于普通百姓的养老金。有媒体评论指出,养老问题是一个牵连到民生与民众幸福感的综合性问题,弥补养老金缺口不能一味盯着“延迟退休”,而应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问题。
3月16日,人民网舆情频道《两会舆情解读:体恤民意,让“弹性退休”走出“谁设计、谁受益”的误区》一文对“弹性退休”话题相关舆情进行分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陈丽分析指出: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涉及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代际关系、社会保障基金平衡等多方面因素,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公众关注。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的发言使得舆论对“延迟退休”的讨伐之声纷至沓来。
不同的利益诉求让社会各方对弹性退休仍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一线体力劳动者对于延长退休年龄比较反对,态度悲观。这些人工作的市场化程度高,所以早退休对他们意味着早保障、早稳定。另一类是公共部门和知识界,倾向于赞成延迟退休,这也是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网络上对社会阶层固化、养老金双轨制的质疑淹没了“社会需要高精尖人才继续发力”的声音。这固然有民众对“弹性退休”的不全面解读,但也对政策的制定者提出了警示:每一项政策的出台目的都应是保障民生、惠及民众。因此,是否延迟退休年龄和如何进行改革都要顺应民意,反映民声,维护民利。既不能求之过急,更不能“一刀切”,要从政策、从技术、方式方法上兼顾社会各个阶层利益,走出“谁设计、谁受益”的误区。
(本文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